朱丽兵,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上海核工院燃料材料研究所所长、第一党总支书记、燃料系统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核燃料和相关组件的设计研发工作,牵头负责了国产高性能新锆合金开发、自主化先进燃料组件研发等多项国家重大专项技术攻关工作,采用国产新锆合金的CAP1400自主化燃料组件(SAF-14)设计研发工作进展引人瞩目,获得了20多项的专利授权,荣获了10多项省部级或行业协会以上科技成果奖项,是国内核燃料领域具备较高的学术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
在燃料材料研究所员工心中都有着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他中等个子、戴着眼镜,工作态度严谨却不失风趣幽默,为人低调谦和却不掩成熟睿智,他就是燃料材料研究所所长朱丽兵。
从刚出校门的青涩小伙到现在业内知名的燃料专家,怀揣着实现我国“自主燃料梦”和“核电强国梦”的满腔热血,从一次创业成功研发FA300燃料的老一辈上海核工院燃料人手中接过大旗,扛起CAP1400燃料“走出去”的历史重任,朱丽兵带领着新一代燃料人以“无畏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在院二次创业和核电大发展中奋勇争先,从SAF-14、小堆燃料研发到系列化、多样化燃料布局,从内部统筹规划到外部资源协调,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不懈前行。
步步为营、有序推进,下好燃料自主化的大棋
多年来,我国核燃料产业链受制于人,缺乏燃料配套研发体系的有效支撑,自主化燃料研发能力日渐萎缩。伴随着CAP1400反应堆“走出去”步伐的日益临近,解决燃料自主化的问题刻不容缓。结合自身多年来的科研经验以及在工程项目中的管理实践,朱丽兵在燃料自主化项目策划中,从需求分析、目标设定、指标体系、计划分解、接口协作、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统筹策划,并先后推出了国内外知识产权情况排查、整体研发路线图编制、关键节点工作计划确定、关键项目节点风险预警、团队年度关键绩效目标管理等一系列管控措施,对燃料自主化研发开展了系统、前瞻的策划和合理、有效的管控。正是在这种创新研发管理模式的驱动下,SAF燃料自主化工作得以高效、有序推进。
2015年12月31号,SAF-14燃料原型组件下线;2016年12月29日,定型组件下线;2017年2月22日,定型组件通过专家评审,获得以李冠兴院士为代表的专家组的高度评价;2017年,SAF燃料先导组件研制工作按期展开,国际试验堆辐照考验、商业堆辐照考验工作齐头并进。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自主化燃料已相继突破新锆合金研发、自主化管座和格架研制、自主化燃料棒性能程序开发等诸多技术难关,申请专利43项,形成技术秘密25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6项,获得科技成果奖9项。
2017年6月,在上海举办的第25届国际核工程大会上,朱丽兵作为燃料专题会议专家代表我院做了主题演讲,总结了国际燃料的研发趋势、重点方向和关键技术,介绍了SAF-14燃料研发在材料、燃料结构、分析方法等方面取得的突破和进展,引发了国际燃料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热议。各方对于我院在短时间内取得的进展表示肯定和赞许。
统筹规划、全面布局,积极整合国内外产业资源
燃料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包括材料研制、燃料制造、设计、试验、辐照考验等在内的全产业链资源。朱丽兵利用我院作为重大专项燃料研发牵头单位的契机,有效发挥龙头作用,基于资源互补、联合共建的主体思路,通过与中核北方、上海交大等单位建立联合试验室等有效方式,持续推进材料研制、燃料制造、燃料试验及燃料辐照四大研发保障平台的建设。同时勇于创新,顺应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大趋势,积极推动数字化燃料研发设计分析平台建设,以面向燃料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和自动化设计分析流程固化为基础,持续提升燃料研发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系列化燃料型号开发的高效实施提供能力保障。聚焦自主化燃料研发材料及辐照资源等方面的技术瓶颈,朱丽兵主动“走出去”,通过国际合作寻找优势资源补齐短板。依托与HALDEN、ANT、密歇根等多个国际知名机构的项目合作,获取芯块、锆合金辐照数据文献上千份,落实离子辐照、试验堆辐照保障条件,以国际化的视野有效突破国内资源不足的困局。
根植一线、求真务实,扎实打造燃料自主品牌
“做技术研究,就一定要深入一线,做深、做实”是朱丽兵的工作信条,也是他对燃料自主化研发团队的工作要求。他也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亲身践行。在自主化燃料研发过程中,从新锆合金性能指标制定、辐照总参数选取、零部件设计研制到相关安全分析论证,他总是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下班后的研发团队技术讨论,制造厂的关键工艺见证点,课题接口协调会的现场总能看到他的身影。2015年国庆长假休息期间,他还奋战在新锆合金格架研制的第一线。对此,他风趣地称之为“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国庆长假”。正是在他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带动和鼓舞下,燃料自主化研发团队发扬“敢想敢干、敢打敢拼”的作风,青年技术人员积极下现场,深入原材料、燃料制造厂的第一线,与制造厂工作人员打成一片,掌握第一手的现场信息,大大缩短了自主化燃料研发的信息传递和设计反复的过程。也正是这根植一线点点滴滴的踏实积累,成就了自主化燃料产品的优异性能。
在“自主燃料梦”和“核电强国梦”的征途上,惟有无畏艰险、砥砺前行的探索者才能抵达最终的目的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朱丽兵正用他的满腔热血和不懈奋斗,实践着他的燃料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