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联合国人居署、上海市住房和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主办,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协办,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承办的2024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下简称“城博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拉开帷幕。上海核工院携“国和一号”先进核电型号亮相城博会,通过“国之重器”“核赋智能”“绿色发展”“核铸未来”四大板块,全方位展现了公司以核能技术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成果。国家核电董事(代行董事长职责)、党委书记叶元伟,上海核工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周俊颖出席活动。
核能助力明日之城,核科普融入城市建设。这是继10月26日在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式主场馆所在地山东威海举办京沪鲁核能公众沟通科普行活动后,公司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传递出以核能助力智慧、高效能城市建设,以核科普推动青少年教育的理念,致力于为城市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作出更大贡献。
11月1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蒋卓庆同与会嘉宾代表莅临上海核工院展区,详细了解了“国和一号”、CAP200T等先进型号研发,核能综合利用以及产业链建设情况。
作为推动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上海核工院将“国和一号”1:85大型全厂模型带到了城博会现场,光影流转之间,传递出“国之重器”的磅礴气势与澎湃动力。“国和一号”是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创新研发的先进核电型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国和一号”单台机组发电功率为150万千瓦,设计寿命60年,投产后年发电量114亿千瓦时,可满足超1100万居民的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超过900万吨。减排气体总量相当于种植1470平方公里森林,按照一个标准足球场面积为10.7亩计算,可以覆盖约63万个标准足球场。
随着全球信息化、智能化的推进,能源消费正加速增长,城市能源利用向低碳零碳化转型的需求也愈加迫切,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3至2026年全球人工智能电力需求将增长十倍。“核赋智能”,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将成为匹配智算中心能源需求、突破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瓶颈的最可靠支撑。提高核能占比是能源结构脱碳转型、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责任单位,上海核工院在“国和一号”研发成果的基础上持续创新,深耕核电技术前沿领域。此次城博会上,经过迭代升级实现了堆型“瘦身”的CAP200T一体化小堆模型也现场亮相。CAP200T创新性地采用小型安全壳和壳外换料等设计理念,为未来核能在供暖、供汽、海水淡化等民生紧要环节的应用,提供了集高效、环保、安全于一体的革新解决方案,将在拓展核能综合利用领域,推动民生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服务“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