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高度
banner

答好核电发展新考卷,曹克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时间:2025-05-12 来源: 作者:瞿凡 张静 费璠
分享到:

2025年5月9日,上海市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世博中心举行。上海核工院助理总工程师曹克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640.jpg

曹克美从事核安全工作十余年,是公司核安全学科带头人。他追求卓越,福家报国,为以非能动技术为代表的“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研发突破做出突出贡献,带领团队推动核能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从上海核工院研究生毕业后,曹克美加入大型先进压水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团队,攻关具有更高安全性的非能动核电技术。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一场严重核事故,让全球核电产业陷入长达十年的寒冬。面对这场全球性危机,曹克美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深入研究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报告、日本机构报告,亲身前往福岛核电站评价熔堆情况,同时针对非能动核电厂在同类事故条件下如何应对及其效果开展深入研究。他将核安全摆在首位,聚焦非能动安全技术,尤其是非能动堆芯冷却技术和熔融物堆内滞留(IVR)技术,实现对核电站的纵深防御。

曹克美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参与“国和一号”研发六大关键试验中的非能动堆芯冷却整体性能试验与IVR非能动安全试验。在研究最关键的时刻,他和团队先后发现两项试验结果与所对标的国际著名试验存在较大差异。即使要承担失败的风险,他和团队还是坚持科学与真理,顶着进度紧张和结果无法对标的巨大压力,全面细致地查明差异原因,并取得重要研究发现,最终高质量完成试验研究目标。从赴欧洲参与国际先进IVR技术研讨交流,到IAEA国际会议,曹克美团队的创新技术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实现了技术输出,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随着“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要奖项。

薪火相传,创新者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更好把握时代发展命脉、引领核能高质量发展,曹克美积极响应“加快研发高度集成的一体化小堆”。小堆研发充满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是将非能动技术用到了极致,新建一个整体性能试验台架所需经费动辄上亿。曹克美凭借对非能动技术的深刻理解,驾轻就熟运用比例分析技术,提出利用已有试验台架经适当改造来代替新建台架的独到方案,最终高质量完成试验研究任务,节省巨额资金的同时也为项目核准争取到宝贵时间。

作为国家电投集团首批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改革专项的企业导师,曹克美积极投身于学生培养与科技人才梯队建设中。他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邀请学校导师来院交流,充分发挥公司海内外人才聚集优势,并对学生预期成果进行了详细策划。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他结合自身科研工作体会,以前瞻性视角,提出个人发展层面要激活科技人才的创新动能、公司层面要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发展机制、社会影响力层面要打造科技人才辐射高地等三个维度的人才建设建议,为敢想敢为的青年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不断注入硬核动力。

春风化雨,担当者荣

作为上海市人大代表,曹克美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他领衔提交了《关于提请市人大对本市引进海外人才工作实施监督的议案》,建议从优化引才机制、提升政策吸引力、完善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入手。特别是针对高层次人才,他提出制定专项引进计划,并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此外,连续两年作为人大代表中的“代表”参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主持召开的代表座谈会,提出的意见获得表扬。

同时,他还呼吁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提升上海在全球科技界的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国际顶尖人才选择上海作为事业发展的首选地。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普及核能安全知识,消解公众对核能的误解和疑虑。

从专注于技术研发到积极投身人大履职,曹克美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书写着不负时代的精彩答卷。

关闭
haoe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