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高度
banner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88年-1992年】

时间:2021-06-2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分享到:

1988年

1月15日

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国务院秘书长陈俊生在会上宣布:从1988年开始,住房制度改革要在全国分期分批展开。

1月27日-31日

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务院代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鹏讲话,论述了把竞争机制引入高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等问题。

2月13日

中共中央就批转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委员会、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党政机关党的工作的意见》发出通知,决定将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委员会分别改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作为中央派出机构,分别领导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党的工作。

2月27日

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提出的《一九八八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1988年经济工作总的方针是:经济要进一步稳定,改革要进一步深入。经济体制改革要从这一全局出发,立足于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亟须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把经济体制改革同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3月18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决定适当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新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140个市、县。包括杭州、南京、沈阳等省会城市。人口增加到1.6亿。

3月24日-4月10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李先念当选全国政协主席。

3月25日-4月1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李鹏代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在第八个五年计划中,要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500亿元左右,平均每年增长7.5%左右。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宪法修正案。大会审议和原则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通过设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通过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决定。

4月26日

中共海南省委员会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8月25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成立。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823.jpg

5月3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鼓励科研机构切实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科研机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

6月1日

中央发出《关于党和国家机关必须保持廉洁的通知》。《通知》说: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改革开放,繁荣经济,要坚定不移;保持廉洁,防止腐败,也要坚定不移。

6月15日

新的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新的国家计委实行委员会制,其职能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从经济总量和结构上做好计划综合平衡与宏观调节和控制;对经济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服务和必要的协调。

6月25日

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条例》确认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6月25日-7月1日

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北京召开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中组部部长宋平指出,组织战线在新形势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要从严治党,坚决清除党内的腐败分子,把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好;一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从宏观管理上下功夫,以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

7月29日

《人民日报》报道,人民解放军干部制度改革已经相继出台《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和即将出台现役军官服役条例。实行文职干部制度在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8月5日-8日

国家科委召开全国第一次“火炬”计划工作会议,以此为标志,全国“火炬”计划正式开始实施。“火炬”计划是进一步开发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中的高新技术成果和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八六三”计划的成果,使之形成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828.jpg

8月15日-1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全体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会议认为,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除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以转换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实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要求。工资改革总的要求是,在价格改革过程中,通过提高和调整工资、适当增加补贴,保证大多数职工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并随着生产发展而有所改善,同时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解决工资分配中一些突出不合理的问题。8月下旬,即将进行价格改革的消息一经传开,各阶层群众以为新一轮大幅度涨价即将开始,各大中城市立即出现抢购风潮,甚至出现挤兑未到期的定期存款以抢购商品的情况。

8月30日

国务院召开第二十次常务会议,讨论市场和物价形势。会议申明,价格改革方案中提到的“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指的是经过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的长远目标。明年作为实现五年改革方案的第一年,价格改革的步子是不大的,国务院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明年的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今年。

9月5日

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我有一个观点,如果一个党、一个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并不很健康。过分夸大个人作用是不对的。在会见中,邓小平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832.jpg

9月14日

中央军委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予上将军官军衔仪式。

9月15日-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正式作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9月26日-30日

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批准了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全会确定,在坚持改革、开放总方向的前提下,把1989和1990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以扭转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的态势,创造理顺价格的条件,使经济建设持续、稳步、健康地发展。全会原则通过《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

10月16日

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这是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1990年7月21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性能达到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836.jpg

10月24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物价管理严格控制物价上涨的决定》。要求进一步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加强物价管理,整顿市场秩序,严格控制物价上涨,确保1989年的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1988年。

11月8日

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民主法制维护安定团结保障改革和建设顺利进行的决定》。《决定》指出,为了保障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任务的顺利实现,必须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安定团结,创造更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11月28日-12月5日

国务院在北京同时召开全国计划会议和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讨论安排198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讨论部署1989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5日,李鹏在闭幕会上讲话提出:要把深化改革、坚持开放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密切结合起来。

12月15日

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并发出通知。《通知》要求,评议党员干部要把顾全大局、清正廉洁、严守法纪作为重要内容。

12月19日-23日

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三十四年来印度总理首次访问我国。21日,邓小平在会见甘地总理时说: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经得住考验的。我们应当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840.jpg

12月2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对外工作,认为:和平与发展问题将是影响今后国际形势进程的两个全球性战略问题。我们要积极倡导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2月2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以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为基本任务。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49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5%,第二产业增长14.5%,第三产业增长1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46.8亿元,其中国有单位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574.31亿元。全国财政收入2357.24亿元,比上年增长7.2%;财政支出249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440.0亿元,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18.5%。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3821.8亿元,其中出口1766.7亿元,进口2055.1亿元,入超288.4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181.4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44.94元。

1989年

1月9日-15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2月15日-21日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的决议。

1月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五次会议,讨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政法工作,稳定社会治安问题。会议指出,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通过教育、管理、法治等各种手段,消除危害社会治安的因素,实行综合治理。

2月15日

《李先念文选》在全国发行。这部文选,收入了李先念从1935年6月至1988年2月的重要著作94篇,其中75篇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2月17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指出,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努力改善和加强党对文艺事业领导的基础上,加快和深化文艺体制改革,加强文艺队伍的自身建设。

2月26日

邓小平在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844.jpg

3月4日

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中国不能乱,这个道理要反复讲,放开讲。要放出一个信号:中国不允许乱。邓小平还指出,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知识分子的待遇太低,这个问题无论如何要解决。

3月5日

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在拉萨制造了严重骚乱事件,他们打着“西藏独立”的旗帜游行,进行打、砸、抢、烧的破坏活动,甚至冲击政府机关,公然向公安干警开枪,严重危害了社会安定。7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决定自1989年3月8日零时起,在拉萨市实行戒严,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具体戒严措施。次年5月1日国务院解除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戒严。

3月20日-4月4日

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是今明两年我国建设和改革的重点,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报告强调当前治理整顿就是要压缩社会需求、整顿流通秩序、调整经济结构、确保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并把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会议还通过了关于198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关于1988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9年国家预算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关于国务院提请审议授权深圳市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法规和规章的议案的决定。

4月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耀邦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三岁。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发布讣告,称胡耀邦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22日,胡耀邦追悼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主席杨尚昆主持追悼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致悼词。

5月15日-18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5月16日上午,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两位领导人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随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的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18日,《中苏联合公报》发表。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848.jpg

6月7日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发出《关于严明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通知》。《通知》向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提出了在彻底平息反革命暴乱、维护安定团结大局的政治斗争中,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坚定地在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等五条要求。

6月23日-24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全会提出,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进一步稳定全国局势;继续搞好治理整顿,更好地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教育,切实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大力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坚决惩治腐败,切实做好几件人民普遍关心的事情,决不辜负人民对党的期望。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851.jpg

6月28日

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江泽民就社会上普遍关心的问题发表讲话指出,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经济工作。中国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和总政策决不会变;不仅不会变,而且要更好、更有效地坚持改革开放,使这一伟大事业前进得更稳、更好甚至更快。

7月1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转发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是教育战线的根本问题。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真正把高等学校办成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8月20日

《人民日报》报道,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陆续发行。这本文选集中了“文化大革命”前二十八年邓小平的重要文章、讲话39篇。其中30篇过去没有公开发表过。

8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必须遵照党的基本路线,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下决心解决好当前党的建设中的迫切问题。

9月7日

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在部分单位进行党员重新登记工作的意见》。中组部提出,通过清查、清理和重新登记,坚决清除党内的敌对分子、反党分子,清除政治隐患;清除党内的腐败分子,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增强党的战斗力。

9月29日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江泽民发表讲话,提出四条基本结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制度是在自身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制度;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中国革命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在国家独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855.jpg

10月31日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说,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这样,什么问题都可以妥善解决。邓小平请尼克松告诉布什总统,结束过去,美国应该采取主动,也只能由美国采取主动。

11月6日-9日

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全会认为,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是克服当前经济困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全会决定,包括1989年在内,用三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关于同意邓小平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全会认为,邓小平同志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在自己身体还健康的时候辞去现任职务,实现他多年来一再提出的从领导岗位上完全退下来的夙愿,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广阔胸怀。与会全体同志对他身体力行地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作出的表率,表示崇高的敬意。全会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决定江泽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杨尚昆为第一副主席,刘华清为副主席,杨白冰为秘书长;并决定增补杨白冰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1月10日-12日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12日,邓小平在会见参加军委扩大会议的军队高级干部时说,确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我们全党做出的正确的选择。江泽民同志是合格的军委主席,因为他是合格的党的总书记。

11月25日

李瑞环在中宣部举办的全国省、市、自治区党报总编辑新闻工作研讨班上发表讲话指出,新闻的党性同人民性是统一的,新闻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8日,江泽民在会见新闻研讨班的同志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作为我们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

12月10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时说,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

12月11日-17日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和修改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的文件,号召人民解放军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治工作,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军队在政治上永远合格。

12月19日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江泽民在《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的讲话中提出,我们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月30日

中共中央发表《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文件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与协商。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6909.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1%,第二产业增长3.8%,第三产业增长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10.3亿元,其中国有单位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551.74亿元。全国财政收入2664.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财政支出282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101.4亿元,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17.8%。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4155.9亿元,其中出口1956.0亿元,进口2199.9亿元,入超243.9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7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601.51元。

1990年

1月4日-8日

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讨论以企业改革为重点的1990年改革工作的任务。会议提出要完善发展承包经营责任制、继续实行和完善厂长责任制等七条主要措施。

2月5日-8日

国务院经济特区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李鹏在会上指出,经济特区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治理整顿时期,全国经济发展速度要适当放慢一些,但经济特区可以而且应该比全国平均发展速度高一点。5月28日,国务院批转《1990年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要求经济特区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求稳定、求提高、求发展,把外向型经济提高到新水平。

2月13日-17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和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评选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图案(草案),并决定把基本法(草案)和区旗和区徽图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月16日-19日

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长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研究如何继续全面深入地搞好干部考察工作,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确保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18日,江泽民与出席会议的组织部长座谈时说,中央提出考察干部有着重大意义。通过干部考察,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建设不仅要着眼于当前,还要着眼于21世纪。

2月28日-3月6日

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动员全党和社会力量竭尽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4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政法工作的通知》,并宣布,中央决定恢复中央政法委员会,各地党委政法领导机构的名称统一为政法委员会。

3月9日-12日

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决定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当前特别要注意切实解决群众最为关心而又有条件解决的问题,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关系。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901.jpg

3月20日-4月4日

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批准了李鹏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其三个附件和区旗、区徽图案;通过了关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的决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关于批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关于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的建议的决定。会议通过了接受邓小平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的决定,选举江泽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并根据江泽民的提名,决定任命刘华清为国家军委副主席。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905.jpg

4月18日

李鹏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4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开发浦东的十项优惠政策和措施。9月10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向中外记者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新区的九项具体政策规定。浦东的开发、开放随即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908.jpg

4月23日-26日

国务院总理李鹏访问苏联。这是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后中国政府首脑首次访苏,也是自1964年以来中国总理第一次访问苏联。两国领导人就发展双边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关于两国经济、科学技术长期合作发展纲要等六项协定。

5月3日

江泽民在首都青年举行的纪念五四运动七十一周年报告会上作《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讲话。指出,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对知识分子提出了广泛迫切的要求。

5月25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县以上各级党组织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好民主生活会。

6月9日-15日

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校校长会议在北京举行。12日,江泽民发表《关于加强党校建设的几个问题》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党校作为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组织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阵地,作为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应当大有作为,也是能够大有作为的。9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

6月11日-15日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开幕式上作《努力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讲话。他说,统一战线历来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统一战线在我们党的事业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7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通知》。

6月19日

江泽民出席中央政策研究室在北京召开的农村工作座谈会,指出,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深化农村改革要继续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所谓完善,核心是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把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

7月7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的决定》,这是对我国干部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7月12日-28日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先后分片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南、西南、西北地区和华北、东北、华东地区纪检工作座谈会。11月4日,中共中央批转中纪委《关于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指出,在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改革开放的兴衰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党风和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9月16日

国务院第六十七次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即国家拨出专款把全国农民需要向国家出售的余粮,以不低于国家制定的保护价统统收购起来,作为对全国粮食丰歉余缺进行宏观调控的国家专项粮食储备。

9月22日-10月7日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第一次承办亚运会,也是我国承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在“团结、友谊、进步”的主旨下,来自亚洲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共6578人参加了这届运动会。中国获得金牌183枚,银牌107枚,铜牌51枚,第三次获得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913.jpg

11月10日-15日

全国粮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决定从1990年秋粮收购开始,将合同定购改为国家定购,交售国家定购粮作为农民应尽义务,必须保证完成。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

11月26日

深圳隆重举行庆祝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招待会。江泽民到会讲话,指出经济特区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创办经济特区的实践是成功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他要求特区今后要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知识水平,提高政策水平,与浦东的开发和开放相互配合,为国家的经济振兴服务。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916 (1).jpg

同日 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920.jpg

12月1日

江泽民在全军军事工作会议上向部队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1991年1月25日,江泽民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再次提出:“我们一定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战斗力很强的人民军队。”

同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199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农业和农村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把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在首位,认真抓好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项工作。

12月5日至9日

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5日,李鹏到会讲话,强调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在多数群众不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信教群众的权利;在多数群众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不信教群众的权利;使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联合起来,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7日,江泽民同部分会议代表座谈。他说,宗教问题涉及千百万群众,是一个大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宗教问题列入议事日程,正确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协调各方力量,把宗教工作做好。

12月6日-12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对台工作会议。会议指出,争取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党全国90年代的重大政治任务。会议重申,国共两党应尽早接触谈判,当务之急是实现双向的、直接的“三通”。

12月25日-30日

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指出,从1991年到2000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按不变价格计算,使国民生产总值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并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8547.9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3%,第二产业增长3.2%,第三产业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17.6亿元,其中国有单位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703.81亿元。全国财政收入293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财政支出3083.59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300.1亿元,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2.1%。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5560.1亿元,其中出口2985.8亿元,进口2574.3亿元,出超411.5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510.2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686.31元。

1991年

1月18日-23日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应在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加以完善。完善的主要途径应是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并逐步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科技兴农是农业的希望所在,要在去年科技、教育兴农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努力把科技、教育兴农这件大事继续向前推进一步。

1月28日-2月18日

邓小平在视察上海时指出,开发浦东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他指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失败也不要紧。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925.jpg

1991年2月6日邓小平视察上海大众

2月2日-6日

全国统一战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巩固和扩大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

2月25日-3月1日

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经济体制改革“八五”纲要和十年规划》以及1991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要点。提出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围绕这个总目标,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企业制度;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划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立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以间接调控为主,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调控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3月3日

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八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是在“七五”期间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两个稳定:一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粮食产量,使贫困地区的多数农户有稳定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二是发展多种经营,进行资源开发,建设区域性支柱产业,使贫困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为争取到本世纪末贫困地区多数农户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创造条件。

3月16日

《人民日报》报道,新华社记者近日就台湾当局2月22日通过的“国家统一纲领”采访我有关方面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说,这份文件主张只有一个中国,中国应当统一,表示同意要“开放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推动两岸高层人士互访”,这是台湾当局对统一问题作出的一个有意义的表示。但是,这份文件仍然提出了一些不合情理的条件,人为地拖延实现直接“三通”及两岸高层人士互访等许多现在就可以做的事情,仍然坚持台湾当局在统一问题上的固有主张,这只能延误统一的进程。谈话重申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坚决反对台湾独立,反对任何导致“两个中国”、“一国两府”的言行。

3月25日-4月9日

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李鹏代表国务院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纲要提出,1991-2000年的总目标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达到小康。会议根据李鹏总理的提名,决定任命邹家华、朱镕基为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为国务委员。会议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931.png

4月15日-19日

全国纪律检查工作会议在济南举行。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纪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严肃查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案件,着重查处经济领域里党员干部的违纪案件,坚决查处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的案件,继续查处以权谋私、侵犯群众利益的违纪案件,认真查处违反人事纪律的案件。同时,各级纪委要认真抓好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各类党内违纪案件的查处工作。

4月22日-25日

全国“八六三”计划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截至当时,“八六三”计划实施五年,取得科技成果四百多项,其中五十多项达到国际上80年代中、后期水平。会议宣读了邓小平为中国科技事业的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935.jpg

4月26日

新华社报道,庆祝《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六十卷出版发行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5月1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决定指出,我国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提出:“争取今后十年平均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二点五以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一认识,切实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5月16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通知》。通知指出,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骨干,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增强其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应从改革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两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

5月16日-19日

应苏联总统、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江泽民这次访苏,是对戈尔巴乔夫1989年5月访华的回访,也是中苏两国自1989年恢复正常关系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对苏联的首次正式访问。16日,中苏双方就中苏边界东段划界问题签署了协定。

5月23日-27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会上发表讲话,高度评价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指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会议选举朱光亚为中国科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6月7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合理调整现有公有住房租金,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到成本租金。职工购买公有住房,在国家规定的住房面积以内,实行标准价。10月17日,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提出《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总目标是:按照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从改革公房低租金制度着手,将现行公房的实物福利分配制度逐步转变为货币工资分配制度,由住户通过商品交换(买房或租房),取得住房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使住房这种特殊商品进入消费品市场,实现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同日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就台湾当局宣布于5月1日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废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一事发表谈话指出,“动员戡乱时期”及“临时条款”本来就是非法的,早就应该废除。现在决定终止,仍不失为正视现实、降低敌意之举,应当说是一个进步。这位负责人受权建议:两岸有关部门和所授权的团体或个人尽快商谈实现直接“三通”和双向交流的问题;国共两党派代表进行接触,为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谈判创造条件;中共中央欢迎国民党中央负责人以及国民党中央授权的人士访问大陆,如国民党邀中共中央代表访问台湾,我们愿意前往共商国是。

7月1日

中共中央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江泽民发表讲话,在回顾党的七十年奋斗历程时,把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所做的贡献归纳为三件大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同日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修订、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至第四卷第二版在全国发行。

7月、8月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经中共中央党史领导小组批准、审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分别正式出版。

9月23日-27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23日李鹏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的讲话。会议确定1992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在巩固治理整顿的成果和继续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将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27日,江泽民在会上讲话,强调要把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作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件大事,摆到突出位置,集中精力抓下去。

10月23日

国务委员宋健在国务院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宣布成立国务院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工作,进一步扩大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由宋健任组长。

11月1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阐述中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政策,以大量事实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权状况发生的根本变化。

11月5日-10日

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和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率领越南高级代表团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同杜梅总书记、武文杰主席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中越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江泽民指出,随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两党也将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四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正常往来。

11月25日-29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决定提出了90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要提高到新水平,到本世纪末确保粮食总产量达到五千亿公斤,农村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农村改革要有一个新的进展,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农村社会面貌要有新的变化。决定还提出了必须始终把农业真正摆在首位;必须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等基本原则。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党的十四大于1992年第四季度在北京举行。

11月27日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第二期工程在湖北宜昌通过国家正式验收。至此,这一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宣告全部竣工。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942.jpg

12月11日-16日

国务院总理李鹏对印度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31年来中国总理对印度的首次访问,也是对印度已故总理拉吉夫·甘地1988年访华的回访。

12月15日

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核电站――30万千瓦的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该电站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秦山北麓,满功率发电后,每年可向华东电网输送核电十五亿千瓦时。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945.jpg

12月16日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这是一个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实现祖国统一为宗旨的民间组织。汪道涵当选会长,荣毅仁任名誉会长。

微信图片_20210621170953.jpg

12月27日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致电俄罗斯联邦外长,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俄罗斯联邦政府并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原苏联特命全权大使王荩卿改任为驻俄罗斯联邦特命全权大使。钱其琛还分别致电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等11国外长,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这些国家的独立,并准备分别进行谈判有关建交事宜。此前,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独立国家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联合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告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1617.8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4%,第二产业增长13.9%,第三产业增长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94.6亿元,其中国有单位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115.80亿元。全国财政收入3149.48亿元,比上年增长7.2%;财政支出3386.62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415.6亿元,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2.9%。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7225.8亿元,其中出口3827.1亿元,进口3398.7亿元,出超428.4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6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708.55元。

1992年

1月6日-10日

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李鹏在会上指出,治理整顿的任务基本完成。通过治理整顿,为改革创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并且使改革有所前进。在这种形势下,要加快改革的步伐,适当加大改革的份量。改革的方向,是建立起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1月18日-2月21日

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

微信图片_20210621171000.jpg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2月28日,中共中央将邓小平南方谈话作为中央1992年二号文件下发,并发出通知,要求尽快逐级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

1月25日

劳动部、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国家体改委、人事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出《关于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文件指出,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在企业内部真正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机制,是当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任务。

3月8日

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制定这一《纲领》的目的是阐明我国中长期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和发展重点,指导我国到2000年以至2020年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月9日-1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全体会议,讨论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会议完全赞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认为谈话不仅对当前的改革和建设,对开好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月20日-4月3日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鹏作《政府工作报告》,宣布: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表明,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可以如期结束。我们要抓紧时机,集中力量,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把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注重效益的提高,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海浦东新区是今后十年开放开发的重点。大会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决定批准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4月15日

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自1990年9月以来邓小平、江泽民、李鹏为“希望工程”的题名和题词,并宣布从即日起在全国实施“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计划,以尽快使中国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微信图片_20210621171005.jpg

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名

4月28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批转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生产办《关于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座谈会情况的报告》的通知。《报告》提出下一步进行股份制试点的指导思想是:坚决试,不求多,务求好,不能乱。要严格按照基本规范进行试点,试出效果来。

5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的意见》。文件指出,抓紧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是当前全党的战略任务。为保证和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必须加快配套改革的步伐: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劳动保障体系,三是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6月9日

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作《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的讲话,从九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谈话的精神。在谈到计划与市场问题时,他列举了关于对计划与市场和建立新经济体制问题上的几种不同的提法,并说,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提法。

6月1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是:争取用十年左右或更长一些时间,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6月18日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最近决定开放长江沿岸芜湖、九江、岳阳、武汉、重庆五个内陆城市。至此,中国长江沿岸十个主要中心城市已全部对外开放。

7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法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见》。提出政法工作要增强五个意识:服务意识、改革意识、防“左”意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群众路线意识。

7月25日-8月9日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以16枚金牌、22枚银牌、16枚铜牌的战绩列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的第四位。

微信图片_20210621171012.jpg

8月14日

北京时间7时12分,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中心顺利起飞,成功地把美国研制的澳大利亚“澳赛特B1”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成功,是中国航天技术走向世界的一次跨越。

微信图片_20210621171016.jpg

8月30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决定从1992年起在全国分两步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第一步,在1992年和1993年两年建立起国家和省两级新核算体系基本框架,实现初步过渡。第二步,到1995年基本完成向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全面过渡。

9月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在改革和建设中的战斗力的意见》。

9月22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

9月2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通知》。条例提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

10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代表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实践经验。认为我们取得改革开放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坚持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十四年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保证。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报告提出要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指出,党的基本路线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搞得更好更快,国家要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关键在于我们党,在于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修改后的《党章》写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作出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次大会和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微信图片_20210621171025.jpg

12月14日-18日

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计划会议。这次会议改变了过去偏重于定指标、分投资、分物资的做法,重点放在正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与明年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市场环境,合理确定宏观经济目标、发展重点和重大建设项目,以及相应的方针政策和改革措施,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市场的健康运行。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66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7%,第二产业增长21.2%,第三产业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80.4亿元,其中国有单位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012.65亿元。全国财政收入348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财政支出37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93.7亿元,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5.4%。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9119.6亿元,其中出口4676.3亿元,进口4443.3亿元,出超233.0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26.6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783.99元。


关闭
haoe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