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高度
banner

夏迪:机会,垂青于奋斗者

时间:2017-11-02
分享到:

夏迪,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工艺系统所助理总工,第一届中央企业青年五四奖章、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十大青年先锋

夏迪1.jpg

2009年,AP1000屏蔽电机主泵进行首台泵试验。

AP1000主泵是目前世界功率最大的屏蔽电机泵,是AP1000核电站中的关键部件,其设计理念和传统轴封泵有很大不同,涉及到力学、材料、电机等众多新的专业知识。2009年,AP1000屏蔽电机主泵进行首台泵试验,国内外业界高度关注。为加强主泵技术消化吸收,通过多方协调,在主泵合同外额外,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争取到一个全程参与主泵试验的名额,机会难得。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夏迪成为可这名“幸运儿”,受命奔赴美国EMD。

临行前,陈鉴墅,国内核电站主泵领域的专家,将自己几十年工作生涯积累的有关主泵的技术资料交给夏迪,“我这个老同志,也想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就这样,在主泵试验面临困难的关键时刻,带着国家核电和上海核工院的重托,带着老专家的殷切期望和关怀,他只身去了美国。当飞机降落在美国匹兹堡机场的时候,他不再是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工艺系统所的夏迪博士了,而是国家核电中方代表夏迪。

刚到匹兹堡,他无暇欣赏匹兹堡的美景,更没时间去看匹兹堡钢人队的橄榄球比赛,在给家人报过平安后,就一头扎进了EMD,扎进了主泵的试验场。就是这一扎,他扎进了汪洋大海,浩瀚无垠,深不可测。屏蔽主泵与轴封泵差异很大,涉及机械、材料、力学、电气等多个学科,对知识体系和知识层次要求极高。屏蔽泵的中间试验暴露了很多问题,但是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绝非易事,每一个部件的设计、材料、加工都可能影响试验结果。千头万绪,就像大海里捞针——无处下手。倍感挫折与困顿时,院长郑明光的关怀和指导,让夏迪明确了工作的方向、技术的关注点和入手点。他广泛地收集屏蔽主泵的各种资料,抓紧一切时间阅读、研究,一字一句忠实地记录试验、分析的每个细节,反复推敲,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了自身业务能力。遇到技术难题(如首台泵试验相关问题),特别是主泵试验出现波折时,他在反复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勤向专家和同事请教。

夏迪夜以继日地参与主泵的系列试验,分析主泵的试验结果。在跟踪试验过程中,他能以试验计划作为第一个切入点,了解到制造厂所关心的主泵性能,“知其然”;当试验结果与预计有差距,设计需做改进时,他能够对牵涉各专业知识的设计改进进行细致的跟踪和分析,以“知其所以然”。

在院内主泵团队的支撑下,夏迪以“周工作报告”和“特殊报告”的形式及时向国内反馈关键信息,以工作日记方式完成了三代主泵相关的近百篇技术报告及数十份技术说明文件和两篇技术论文,帮助国内相关领导和同事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这些参与AP1000首台主泵设计验证及改进跟踪的总结报告后来以《夏迪日记》的形式发表。

屏蔽主泵转动组件的推力分析方法是主泵研发的关键技术。由于推力分析不在主泵技术转让合同之列,因此,外方不提供任何相关技术资料,屏蔽主泵的结构形式与传统轴封泵大相径庭,也没有经验可循,夏迪只好和国内的同事们一起慢慢摸索研究。他把时间和精力完全放在了推力分析方法的研究上,没能陪伴妻子生产,没能听到女儿的第一声啼哭,错过了很多女儿成长的瞬间。女儿在妈妈的照顾下健康成长,主泵的推力分析方法也在夏迪和主泵团队的演算、比较、验证中渐渐明晰,最终,通过不懈的努力,夏迪和主泵团队完全掌握了屏蔽主泵的推力分析方法,还进一步攻克了屏蔽主泵反转分析方法,为CAP1400屏蔽主泵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炳华董事长曾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夏迪:“作为上海核工院的代表,夏迪在EMD公司,基本上亲身经历了主泵研制的全过程。大家可能会说,他命好,有这么一个机会,所以他有了今天。我不反对这句话,可能有这方面的因素,但当上海核工院要推荐一个人到美国去长时间工作,如果夏迪自己没有很好的造诣,没有这方面的准备,上海核工院能推荐他吗?不可能。……青年同志一定要躬下腰,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干。”

“在这片有无限的知识和资源可供汲取的沃土上,在这个我们作为青年、技术人员能够得到充分的关心、支持和尊重的平台上,我们没有理由不创造出丰硕的果实。”这是夏迪的深切感悟。

目前,夏迪和主泵工作团队仍在为依托项目、后续项目、CAP1400、小堆的主泵努力着。从学习积累到自主分析,从按部就班到创新创造,夏迪和主泵团队秉承责任心、事业心和拳拳匠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关闭
haoetv